乐器的体积
钢琴非常霸气,它就呆在一个地方,积极笨重,不可以随便移动。
不论学习或表演都需要在固定地方,所以小朋友也必须抽出固定时间去练习。时间与场所的固定,让小朋友无法随心所欲的学习。
而小提琴体积小,易携带,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带上,所以也可以随时练习,随时表演。这在学习中会有一定便利。
而且小朋友背上背着小提琴也是非常帅气的,不少的人喜欢能随身携带的乐器,无形中增加了对小朋友的鼓励。
乐器的选择
钢琴和小提琴的学习年龄都是五岁左右。如果选择学习钢琴,这时候只需要为小朋友挑择一个可以终身陪伴他的。
从乐器投入来讲,钢琴是一次性,买了以后终身可用,只是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调试一下音准。
小提琴则是阶段性的,会根据孩子的身高、手长等因素不断更换小提琴。五岁初学时,只要孩子不是很高或者很矮,一般选择的是八分之一的琴。
一年以后换成四分之一的琴,再过一两年,根据孩子的身高变化换二分之一,然后是四分之三的琴。大概长到一米五以上换成人琴,这时候才能固定使用。
实用性不同
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校为了扩充自己的校内交响乐团,会特别招收一些有艺术特长的考生。
而每个学校会根据自身的特色来招收不同的艺术特长生,有的是以管乐为主,有的是以弦乐为主,有的偏重民乐。
但是基本不会有学校单独以钢琴为特色,一般学校内的乐团至少需要十几名会拉小提琴的孩子,却不需要会弹钢琴的,所以,也就不会有钢琴特长生一说。
所以弹奏键盘类乐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享受高考降分,就算参加这类特长生招考,也是加入学校的合唱团。
学习的难度
刚入门的时候,因为环境的不同,钢琴需要老师一对一的教学,小朋友只要正确的学习,很容易就能弹奏出简单的曲目。
跟着自己手指的舞动,伴随而来的是灵动优雅的音乐声,这样的学习显得简单有趣,充满活力。
可是学习小提琴就不行了,因为没有固定音准,所以刚学习时,需要练习很长时间的琴平和弓直。
这是学习小提琴的基本功。非常枯燥又无趣,入门时非常艰难,孩子很难坚持。
但不管是钢琴还是小提琴,无论哪种乐器,入门之后,想要提高小朋友的造诣,都是必须狠下功夫去学习的,没有一种能随随便便就学好的乐器。
音乐是一个美好的世界,把自己的孩子带入这个世界,是很多父母正在努力的事情。看了这么多学钢琴与学小提琴的不同,估计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打算。
但是无论怎么去衡量得失,最终小朋友们到底要选择什么乐器去学习,还是要看他们自己兴趣,只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
关注“学榜”,关注艺术教育,
更多3-16岁教育专题好文,等你发现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